高瑞芝是山東新煤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一個在煤炭支護行業敢于挑戰、爭奪霸主的民營企業家。這位當年畢業于山東省警官學校的小伙子,而今成長為公司董事長和新泰市的政協委員,人格魅力是助其成功的秘訣之一。
艱苦奮斗建功立業。2001年,計劃經濟體制下慘淡經營的機床附件廠和農機廠先后破產倒閉,時任廠長的高瑞芝,帶領著部分不愿意離開老企業的員工在這破爛攤子上成立了山東新煤機械有限公司,走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沒有資金,他求親告友,東挪西借;沒有技術,他帶領一幫年輕人徹夜鉆研,開發新產品;為了打開市場,他率領銷售人員走南闖北,尋著路上的煤灰找煤礦,推銷新產品,誠心和過硬的產品終于打動了第一批用戶;產品發貨時沒有鏟車,他就發動員工人拉肩扛,硬是把幾十噸的“鐵家伙”裝上汽車,及時送到用戶的手中。經過幾年的努力,就在全國成立了12 個產品銷售處。如今,在競爭激烈、強手如林的煤炭機械市場,定單已經安排到了2010年四月份!
慧眼識才獨具匠心。2006年,新煤公司發展剛剛步入正軌,公司在濟南聘請了一位教授進行管理培訓。高總對他說:“有人認為民營企業最缺乏的是人才,但是我感覺,民營企業最缺乏的是領導者的胸懷!”,“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不把他的員工當回事,這個企業肯定成不了大器,同樣,如果這個企業的員工不把企業當回事,這個企業也成不了大事”。正是這句賦有哲理的話和高總的為人感動了這位教授,一年后讓這位教授投奔到了新煤公司,成為了一名忠實的員工。正是這種寬厚的胸懷和真誠,感動了全國各地的有志者,如今公司有20多名機械設計制造、采煤、地質、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的專家、教授,在北京、泰安設有兩個設計研究院和研發中心。他們每當談起在新煤的事業都由衷的敬佩高總的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識才之目、用才之膽。
高總最不愿意聽的,就是有的領導說員工素質低。他說,員工出問題,責任在領導,做領導的做不出好樣子,帶不好隊伍,能說員工素質低?對于自己的員工,高總時時掛在心上,東北辦事處有一位員工,孩子在山東省煙臺上學,不慎染病,因路途遙遠,家人無法照顧,高總聽說后帶上有關人員,千里迢迢趕到學校探望。這位員工深受感動地說,“有這么仁慈厚道的領導,我心甘情愿為公司拼命。”高總常說,每當看到女工們騎自行車帶著孩子上班,心里就不由自主的想,要是企業不行了,他們老小怎樣生活?這也就是我做企業的動力吧!有一次筆者隨他去省城一家企業,看到人家宿舍區整齊的擺放著一排私家車,高總動情了,聲音嗚咽著說,什么時候我們新煤的員工也能夠開著自己的轎車上班就好了。時隔不到一年,高總就深入調查,已經帶領公司領導班子制定了新煤公司“二次創業”規劃,響亮的提出了“用三年時間,實現公司生產效益和員工收入翻番”的目標。現在全公司廣大員工正在為實現第二次創業的目標而努力進取。
然而,對于他自己,高總就顯得過于苛刻了。這位畢業20 多年的山工大學生,當了十幾年(企業改制前在老企業任廠長)企業領導,一家三口仍然住在只有40 多平方米的舊房子里。有朋友勸他換套新居,他說,“現在許多員工住房還很困難,我如果住上大房子,他們到我家來串門,心里會有什么感想?
創業英雄漢,佛心君子風,這就是山東新煤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高瑞芝的人格魅力!
(文/張春榮教授)
2009年12月